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全国各地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从事神经科临床和科学研究工作人员切磋技艺、交流学术经验和更新知识的园地。辟有论著与学术交流、短篇与病例报告、综述、专题讲座、专刊评价、临床药物治疗、会议(座谈)纪要、临床病理(病例)讨论、技术信息、新药新仪器、新书介绍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多个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04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40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0478
- 国内刊号:42-140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早期大脑灰质CT特殊表现(附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分析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的早期大脑灰质CT特点,提高对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早期大脑灰质CT特点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对1例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患者的早期脑CT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发病后6h行脑CT平扫显示双侧额叶皮质高密度影;第3d时脑MRIT1显示上矢状窦前部血栓形成可疑,脑FLAIR-MRI显示右侧额叶高信号及左侧额叶弧形高信号,脑MRIT1相增强扫描显示双侧额叶皮层弧线型增强,MRV显示上矢状......
作者:刘卫平;刘尊敬;肖波;李蜀渝;李国良;王夏红 刊期: 2006- 06
-
两种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MCAO)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寻找一种更加理想、稳定和可靠的模型.方法将22只SD大鼠随机分为颈外动脉插线组和颈总动脉插线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CAO2h再灌注24h,采用TTC染色和NF-κB免疫组化染色,并分别测定脑梗死体积和NF-κB表达量.结果两种插线方法都能造成大鼠局灶性脑......
作者:孙国兵;许康;柯贤军;赵薜旭;李作汉 刊期: 2006- 06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MSCs)体外分化为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的可能性.方法取4~6周SD大鼠双侧股骨和胫骨骨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通过传代得到纯化的MSCs后换用分化液诱导,通过形态学观察诱导后细胞形态变化,并用免疫荧光检测不同天数细胞nestin的表达率;NSCs分化实验对所诱导的NSC的分化......
作者:姜焕荣;孙旭芳 刊期: 2006- 06
-
帕金森病分子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病理特征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PD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在家族性PD患者中发现该病与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基因、Parkin基因等突变有关,而在散发性PD患者中发现黑质的生化病理改变与环境毒素、线粒体损伤以及α-突触核蛋白聚集有关,这表明PD可能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作者:曹雄彬;刘万红;何小华;李文鑫 刊期: 2006- 06
-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是一种遗传模式和临床症状都高度不均一的常染色体遗传性肌营养不良症,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肩胛带和骨盆带肌无力和萎缩,仅有少数累及延髓肌及呼吸肌.以前由于对该类疾病认识甚少,临床诊断仅根据临床症状和遗传模式判断,无法明确分型.直至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本组疾病的认识获得了较大突破.1995年,Bushby根据基因分析结果,并按照该病遗传方式的不同,以LGMD1和LG......
作者:吴喜萍;赵加林 刊期: 2006- 06
-
14-3-3蛋白在神经疾病中的临床研究
114-3-3蛋白的生理特性和检测方法14-3-3蛋白是高度保守的酸性蛋白家族,其分子量在25~30Kda,有7种亚型,分别为β、ε、γ、η、σ及τ,由不同的基因编码,各亚型之间有高度的同源性.它们几乎在所有的组织中表达,在神经系统中含量丰富,约占全部可溶性蛋白质的1%.所有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的胞浆与胞核中都有表达.14-3-3蛋白对众多的靶蛋白具有调节作用,主要依赖于......
作者:刘潺潺;卜碧涛 刊期: 2006- 06
-
胆固醇与脑和突触可塑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胆固醇对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影响极大,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活动中也起着关键性作用[1,2].神经系统的顺利运转有赖于神经细胞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是通过突触来完成的.Pfieger等发现体外培养中突触产生、发育、成熟和维持有赖于星形胶质细胞(AS)释放的胆固醇,胆固醇由AS释放的apoE运载,神经元吸收后产生突触.现将体内是否存在同样规律、脑内胆固醇如何分布、在脑损伤修复过程中......
作者:谭来勋;孙圣刚 刊期: 2006- 06
-
Dandy-Walker综合征及其研究进展
Dandy-Walker综合征(Dandy-Walkersyndrome,DW)又称为Dandy-Walker畸形(Dandy-WalkerMalformation,DWM),是一种少见的神经系统发育畸形.国内外对其报道较少,仅有散发的病例报道及少量临床研究性报道.DW是以第四脑室和小脑发育障碍为主的先天畸形.1914年Dandy和Blackfan尸检首次发现与四脑室囊性扩张及小脑畸形相关的脑积水......
作者:张玉龙;官媛;高国栋 刊期: 2006- 06
-
胶质细胞在癫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癫癎是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约为1%,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胶质细胞占脑细胞总数的约90%,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其在生理与病理状态下对维护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至今未明.胶质细胞不仅与脑的正常生理活动、发育以及神经病理过程有明显关系,而且与神经元的功能活动以及损伤与修复过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研究表明胶质细......
作者:张舒校;谢敏杰;王伟 刊期: 2006- 06
-
通心络胶囊对TIA患者脑血流速度和血脂的影响
本院自2003年7月~2005年7月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h,TIA)患者50例,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脑血流速度和血脂水平的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田力;唐新祥;张芬 刊期: 2006- 06
动态资讯
- 1 不同Hoehn-Yahr分级帕金森病患者血浆a-共核蛋白的研究
- 2 功能性电刺激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障碍恢复的临床观察
- 3 PCSK9在肝细胞和脑组织中的不同生物作用
- 4 胍那苄对运动神经元的内质网应激细胞模型具有保护作用
- 5 Pentraxin-3的表达在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6 Bcl-2基因转染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模拟缺血性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7 糖尿病并发急性脑出血50例临床分析
- 8 心脏骤停后全脑缺血犬内皮素和脑型肌酸激酶同功酶的变化
- 9 颈动脉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对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
- 10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慢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的初步临床评价
- 11 吞咽言语治疗仪联合多种康复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 12 血小板活化与脑血管疾病研究现状和展望
- 1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卒中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 14 盐酸法舒地尔联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 15 BDNF与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16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影响
- 17 大鼠尾壳核内注射凝血酶对AQP4蛋白表达的影响
- 18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 19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时核转录因子-kB表达的影响
- 20 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抗体阳性相关免疫脑炎1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