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全国各地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从事神经科临床和科学研究工作人员切磋技艺、交流学术经验和更新知识的园地。辟有论著与学术交流、短篇与病例报告、综述、专题讲座、专刊评价、临床药物治疗、会议(座谈)纪要、临床病理(病例)讨论、技术信息、新药新仪器、新书介绍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多个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04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40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0478
- 国内刊号:42-140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内源性一氧化碳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梗死灶体积、脑含水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内源性CO浓度变化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脑组织含水量、梗死灶体积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n=24),一组为梗死灶体积组,一组为脑含水量组.每一组又分为3小组,分别为HO诱导剂、HO抑制剂、生理盐水组(n=8).使用HO诱导剂、HO抑制剂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作为对照组,1h后制成MCAO模型.栓塞后24h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改变,同时检测CO浓度......
作者:符荣;赵甲山;赵洪洋;朱贤立;陈衔城;陈政良;季耀东;金复生 刊期: 2004- 03
-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氧化性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预电刺激小脑顶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DNA氧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以了解电刺激小脑顶核对实验性脑缺血及再灌注后神经保护的分子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06只,体重(250±30)g,随机分为4组:(1)单纯造模组;(2)预刺激组;(3)毁损小脑顶核组;(4)假手术组.毁损小脑顶核组大鼠用鹅膏氨酸毁损两侧小脑顶核,预刺激组、毁损小脑顶核组大鼠均以电刺激器刺激左侧小脑顶核,前3组大鼠用线......
作者:刘竞丽;李劲频;董为伟 刊期: 2004- 03
-
C型Niemann-Pick病小鼠P27kipl表达异常与神经元变性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抑制物P27kipl在NPC小鼠模型中神经元变性、死亡及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NPC-1小鼠脑部P27kipl表达及胶质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P27pipl在野生型小鼠大脑皮质、海马、基底节、脑干广泛的神经元及小脑Purkinje细胞均有较强的表达,而且在部分胶质细胞也存在免疫反应性,而在NPC小鼠的基底节、脑干神经元及小脑Purkinje细......
作者:张宇红;卜碧涛;方思羽;李江林;曹小丽;许康;占克斌 刊期: 2004- 03
-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L-6和TGF-β1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脑出血的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临床意义及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3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在起病后第1、3、7、14天连续检测IL-6、TGF-β1浓度.结果脑出血组在病程第1、3、7天三个时间点的血清IL-6水平明显增高(P<0.05),TGF-β1水平明显减低(P<0.05),至第14天血清IL-6水平、TGF-β......
作者:刘丹;杨巧莲;张红宇;刘波;张茂林;王颖慧 刊期: 2004- 03
-
仿真三维CT血管内镜成像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仿真3D-CT血管内镜成像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连续收集记载完整的46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17~69岁,平均(45.3±13.0)岁,并均行多层面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3D-MSCTA)和DSA检查.采用遮盖容积重建(SVR)、多层面重建(MPR)和仿真3D-CT血管内镜(Fly-around,Fly-through)三种后处理技术,所得3......
作者:高旭光;赵红辉;朱玉森 刊期: 2004- 03
-
巴曲酶对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动态观察巴曲酶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局灶血管表面P-选择素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以ABC法显示使用巴曲酶后局灶血管表面P-选择素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使用巴曲酶可以使缺血/再灌注脑组织血管表面第24h和第4d时P-选择素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巴曲酶可以降低血管表面P-选择素的表达,对缺血脑细胞有保护作用.......
作者:姚治平;周东;胡湘蜀;蔡振利 刊期: 2004- 03
-
神经干细胞培养条件的探讨
目的探讨体外不同培养条件对小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条件培养基及10ml·L-1、20ml·L-1、30ml·L-1、40ml·L-1、50ml·L-1、100ml·L-1胎牛血清+条件培养基对小鼠胚胎脑组织进行培养,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鉴定.随后对不同培养条件下、不同生长时期神经干细胞生物学特性进行光镜观察.结果10ml·L-1、20ml·L-1胎牛血清+条件培养基组培养的神经......
作者:姬西团;章翔;林绿标;费舟;王西玲;梁景文;曹锐峰;潘灏 刊期: 2004- 03
-
氟美松对成年大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后凋亡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药理剂量氟美松对成年大鼠持续性局灶脑缺血后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氟美松组,分别对应脑缺血3h、6h、12h、24h、48h、72h、120h等时间点;行左侧大脑中动脉近端电凝术建立持续性局灶脑缺血模型;术后1h生理盐水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氟美松组静脉注射氟美松(0.5mg*kg-1*d-1);行常规HE染色,原位末端T......
作者:冯涛;王拥军;朱克 刊期: 2004- 03
-
血清铁蛋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评估
目的评估脑梗死急性期血清铁蛋白与患者病损的程度及恢复情况的关系.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48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铁蛋白,行中国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入院及住院3周时),患者恢复情况以CSS减分值表示.结果入院时CSS≥15分组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CSS<15分组(P<0.01),两者呈正相关(r=13.47,P<0.01).入院3周时CSS减分值少组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且在CSS≥15分组......
作者:王智樱;苗玲;钱可久 刊期: 2004- 03
-
TIA短期内进展至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TIA短期内进展至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96例TIA患者,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IA短期内进展至脑梗死的相关因素.结果发作次数在3次以上、高血压病史、脑血管病家族史、发作持续时间超过180分钟、高血糖是TIA短期内进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接受抗凝、抗血小板、降纤维蛋白原治疗及病史超过30天(对照组7天以内)者脑梗死危险性降低.结论TIA反复发作、发作持续时间较长......
作者:田成林;蒲传强;李雪梅;李正军 刊期: 2004- 03
动态资讯
- 1 神经导航在颅脑肿瘤切除手术中应用(附56例分析)
- 2 穿刺引流加持续灌洗治疗重度继发性脑室出血
- 3 散发型克雅病7例患者的临床、脑电图及影像学分析
- 4 小鼠皮质神经元类缺血/再灌注后氟桂利嗪对胞质内游离钙离子和神经元凋亡的实验研究
- 5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的研究
- 6 重症肌无力-生活质量-15项评分在中国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 7 利多卡因在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中的应用
- 8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疗效观察
- 9 α-黑素细胞刺激素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反应的影响
- 10 β-淀粉样蛋白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及同型半胱氨酸对其影响
- 11 托吡酯对锂-匹罗卡品诱导的慢性癫痫幼鼠反复发作的疗效观察
- 12 神经导航下图像融合在窦镰旁脑膜瘤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 13 Fisher综合征
- 14 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 15 脊髓痨2例报道
- 16 脊髓毛细血管瘤1例临床及病理报告
- 17 糖氧剥夺诱导神经元磷酸化Rb蛋白表达特点及其与凋亡关系研究
- 18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脑动脉盗血综合征16例疗效观察
- 19 小干扰RNA对人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的沉默作用
- 20 性激素水平与脑卒中病情及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