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全国各地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从事神经科临床和科学研究工作人员切磋技艺、交流学术经验和更新知识的园地。辟有论著与学术交流、短篇与病例报告、综述、专题讲座、专刊评价、临床药物治疗、会议(座谈)纪要、临床病理(病例)讨论、技术信息、新药新仪器、新书介绍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多个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04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40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0478
- 国内刊号:42-140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研究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检测在评价2型糖尿病(T2DM)自主神经损害中的价值.方法对100例T2DM患者进行SSR检测,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2组SSR的起始潜伏期、N波潜伏期、波幅、面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波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2DM组72例(72%)患者至少有一肢SSR异常.血糖控制满意组和血糖控制不良组比较,起始和N波潜伏期差异有统......
作者:袁昆雄;卢祖能;董红娟;初红 刊期: 2004- 06
-
鱼藤酮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建立的研究
目的探讨鱼藤酮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采用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然后观察大鼠的行为学及黑质-纹状体的酪氨酸羟化酶免疫活性变化、海马病理学变化.结果经过1~8周观察,鱼藤酮处理大鼠出现明显的行为学、黑质-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免疫活性变化,海马无明显病理学变化,模型显示出帕金森病的典型特征.结论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的方法可成功制作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作者:冯媛;梁直厚;王涛;乔娴;孙莉;刘红进;孙圣刚 刊期: 2004- 06
-
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复温方式比较
目的比较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死时3种不同复温方式的效果.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自然复温组(对照组)、主动体外复温组(光照法)和主动体内复温组(灌胃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缺血(MCAO)模型,6h后诱导亚低温,24h后开始复温,监测颅内压、血压、心率、肛温,复温过程结束后比较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评分以及死亡率.结果复温4h后灌胃组肛温明显低于光照组,血压开始显著上升(P<0.05......
作者:陈洁;李承晏 刊期: 2004- 06
-
脑卒中急性期左右大脑半球病变所致偏侧空间忽视的比较
目的比较脑卒中急性期左右大脑半球病变所致偏侧空间忽视(hemispati-neglect,HSN)的异同.方法对42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进行视空间功能检查,对左右大脑半球病变所致HSN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进行显著性检验,并描述其临床表现.结果脑卒中急性期HSN的发生率为26.2%(11/42),其中右侧大脑半球病变HSN的发生率为47.0%(8/17),左侧大脑半球病变HSN的发生率为12.0%(3......
作者:龚涛;李淑华;陈海波;蔡晓杰;苏闻;王新德 刊期: 2004- 06
-
载脂蛋白JmRNA在大鼠脑梗死模型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J(apoJ)在大鼠脑梗死急性期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清洁级SD雄性成年大鼠8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梗死后6h组、24h组、3d组、5d组和7d组.用线栓法制备永久性局灶脑梗死模型,动物处死后测脑含水量,并检测apoJ及补体C3mRNA的表达值.结果对照组大鼠脑内有apoJmRNA表达;各模型组缺血侧ApoJmRNA表达增高.ApoJmRNA表达值与脑含水量呈负......
作者:朱文斌;刘运海;杨期东;张宁;牛琦 刊期: 2004- 06
-
N-Methyl-D-Aspartate受体拮抗剂对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内源性激活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拮抗剂MK-801对大鼠神经干细胞(NSC)内源性激活的作用.方法将不同年龄阶段(10d、3月、10月)的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腹腔注射MK-801,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两组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层(SGZ)的Brdu阳性细胞、Nestin阳性细胞表达数.结果2组的10d幼鼠,Brdu阳性细胞、Nes......
作者:王细林;曾庆杏;杨波 刊期: 2004- 06
-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41例患者的临床与CT、MRI分析
目的研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分析4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及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资料.结果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为脑膜刺激征和颅内高压,影像学表现为脑积水、脑室扩大、脑膜强化、血管周围间隙扩张等.结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高,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帮助早期诊断,确诊仍依靠病原学检查.......
作者:田发发;卢晓琴;毕方方;肖波;邓利猛 刊期: 2004- 06
-
氯胺酮对NMDA诱导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过度激活诱导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新生2~3dwistar大鼠T11-L6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原代纯化培养,GFAP鉴定星形胶质细胞纯度达98%后用于实验.将细胞随机分6组:对照组(C组),NMDA组(N组),氯胺酮组(K组)和三种不同浓度氯胺酮加NMDA组(0.1,0.5,1mmol/L,标记为NK1......
作者:李清;周青山;刘菊英;朱涛;秦成名 刊期: 2004- 06
-
溶血磷脂酸诱导小脑颗粒细胞氧化性损伤与凋亡
目的研究溶血磷脂酸(LPA)对原代培养大鼠小脑颗粒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及其损伤机制.方法将原代培养的大鼠小脑颗粒细胞暴露于不同剂量LPA中,测定噻唑蓝(MTT);应用流式细胞仪、透射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技术观察细胞的凋亡率、凋亡细胞的核形态及细胞质和线粒体内活性氧(ROS)的形成.结果LPA对小脑颗粒细胞的损伤呈剂量依赖效应.经50μmol/LLPA作用后细胞生存率为正常细胞的(54.8±11.......
作者:张兆辉;卫涛涛;余绍祖;李庚山;侯京武;忻文娟 刊期: 2004- 06
-
刺五加皂甙对大鼠血管性痴呆防治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刺五加皂甙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的改善和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VD)模型组、刺五加皂甙组,采用4-血管阻断改良法制备VD大鼠模型,各组作避暗回避试验和跳台试验等行为学测试,Nissl染色.结果行为学测试表明刺五加皂甙能明显改善(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形态学结果表明刺五加能减轻海马CA1区神经元丢失.结论刺五加皂甙能......
作者:葛许华;顾永健;姜正林 刊期: 2004- 06
动态资讯
- 1 补体系统激活变化趋势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
- 2 成体干细胞治疗脑卒中
- 3 脑卒中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分析及临床用药的探讨
- 4 红藻氨酸致颞叶癫(癎)大鼠脑内Semaphorin3A、Semaphorin4C基因表达的研究
- 5 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附1例报道)
- 6 氧自由基在帕金森病发病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 7 头颅CT漩涡征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
- 8 不同升压维持时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 9 Na-K-2Cl协同转运蛋白(NKCC1)在缺血性脑水肿中的研究进展
- 10 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病原菌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神经精神障碍18例临床分析
- 12 Bcl-2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缺血的实验研究
- 13 无症状性脑梗死的研究现状
- 14 特发性肌炎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 15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癫痫的实验研究
- 16 亚低温对凝血酶所致大鼠脑水肿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 17 类“进行性核上性麻痹”表现的脑淀粉样血管病1例报道
- 18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颅脑外伤脑组织中的表达
- 19 甲状腺机能亢进伴重症肌无力和周期性麻痹(附六例报告)
- 20 小鼠TNF-α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体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