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全国各地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从事神经科临床和科学研究工作人员切磋技艺、交流学术经验和更新知识的园地。辟有论著与学术交流、短篇与病例报告、综述、专题讲座、专刊评价、临床药物治疗、会议(座谈)纪要、临床病理(病例)讨论、技术信息、新药新仪器、新书介绍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多个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04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40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0478
- 国内刊号:42-140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吡格列酮对大鼠脑出血后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大鼠脑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均采用2次注血/退针法制备脑出血模型;持续吡格列酮组:造模前6h给予胃灌注吡格列酮,造模后维持原剂量;术前吡格列酮组:造模前6h给予胃灌注吡格列酮,造模后停用;术后吡格列酮组:造模前不给药,造模后给予胃灌注吡格列酮;模型组:造模前后均不给药;假手术组只进针不注血,不给予吡格列酮灌注;......
作者:韩宁;吴丹红;黎佳思;丁素菊;邓本强;毕晓莹 刊期: 2018- 01
-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与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及叶酸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VCI)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ine,Hcy)、VitB12、叶酸(folicacid,FA)水平的差异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6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共100例,根据MoCA量表评分划分为3组......
作者:张雪玲;王黎明;陈念东;林晓光;杜合宾 刊期: 2018- 01
-
抗NMDAR脑炎8例临床特点及文献复习
目的总结抗NMDAR脑炎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8例抗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随访患者观察患者的转归预后.结果6例患者为青年女性,2例为男性,3例女性患者合并畸胎瘤并切除,3例患者行气管切开,8例患者均有精神症状和不自主运动,8例均预后良好.结论抗NMDAR脑炎是重症脑炎中常见的类型,需要给予足......
作者:彭彬;张申起;董红娟;翁超;肖哲曼;卢祖能 刊期: 2018- 01
-
双侧延髓内侧梗死的临床特征(附1例报道及国内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双侧延髓内侧梗死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自1990~2016在我国各种期刊上公开发表的关于双侧延髓内侧梗死的病例报道文献,回顾并分析本科诊治的1例双侧延髓内侧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一共检索出32例患者,结合本例患者共33例,其中男27例,女6例,平均年龄(58.9±10.67)岁(34~84岁),主要表现为进展性四肢瘫痪(93.9%)、构音障碍、吞咽困难(9......
作者:高丹宇;陈晟;赵迎春;潘晓春;周克贵 刊期: 2018- 01
-
双侧延髓内侧梗死的临床、血管影像学特征和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双侧延髓内侧梗死(bilateralmedialmedullaryinfarction,BMMI)的临床、血管影像学特征和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2月国内外期刊报道的BMMI病例,并结合本院诊治的2例BMMI,对纳入病例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血管影像学、诊治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BMMI患者发病年龄34~81(57.2±11.2)岁,主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常见......
作者:唐建生;胡珏;周俊杰;徐桂;姚环 刊期: 2018- 01
-
MR灌注成像指导下重度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MR灌注成像对重度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介入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本院2012年9月~2015年2月对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进行MR灌注成像技术检查,筛选出灌注差的患者44例,其中研究组予进行球囊扩张术或/和支架成形术,共18例,年龄53~74岁,平均年龄(63.48±16.27)岁;对照组为拒绝介入手术或因经济、血管路径差、存在介入手术禁忌症等原因无法行介入手术的患者,共26例,年龄44~82岁,......
作者:傅懋林;吴美娜;陈晓瑜;肖雪玲;戴为正;张永刚;王双虎;何文钦 刊期: 2018- 01
-
不同直径颅内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治疗效果的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不同直径颅内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颅内未破裂动脉瘤42例,根据直径不同分为2组:小型动脉瘤组(大直径≤5mm)19例和中大型动脉瘤组2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介入栓塞治疗,出院3个月和6个月进行门诊和电话随访,并通过本院DSA随访,比较2组患者栓塞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结果2组栓塞情况对比,小型瘤完全栓塞率(95.7%)高于中大型组(91.3%)(P......
作者:刘达远;莫业和 刊期: 2018- 01
-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7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长春西汀组、红景天组和联合组,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其静脉血VEGFmRNA表达水平;TCD检测治疗前后局部脑血流(rCBF)并记录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ESS),计算总有效率以比较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长......
作者:杨凤翔;谢瑾;郭俐宏;李海峰;王俊华 刊期: 2018- 01
-
小檗碱对三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学习记忆和海马PSD95突触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檗碱(BBR)对三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的学习记忆及海马组织PSD95突触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三转基因(APP/Tau/PS1)AD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即AD对照组、AD+25mgBBR组、AD+50mgBBR,每组各10只,后2组以灌胃方式且剂量分别为25mg·kg-1·d-1、50mg·kg-1·d-1,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连续3个月灌胃处理;采用Mo......
作者:常鑫;梁宇彬;车思璇;黄敏;曾思琳;陈思言;郭毅 刊期: 2018- 01
-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一家系报道
目的探讨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ataxia,SCA)3型(SCA3)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例2016年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SCA3患者及其家系的临床资料,基因检测明确家系分型,结合文献分析家系中的临床差异.结果患者23岁发病,临床表现为行走不稳伴进行性下肢无力,肌张力正常,水平性诱发眼震,无跌倒及吟诗性语言,闭目难立征阳性,呈宽基底步态,双侧巴氏征未引......
作者:郑培兵;吕占云;王玉忠;刘延涛;武喆;冯勋刚 刊期: 2018- 01
动态资讯
- 1 高海拔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RBP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 2 老年MCI患者的影响因素探讨及多因素分析
- 3 大鼠短暂脑缺血后海马区c-fos mRNA和FOS蛋白表达的时间规律
- 4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段颈动脉夹层的疗效观察
- 5 20例偏头痛患者TCD分析
- 6 miR-93、miR-191、 miR-499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7 镜像神经元理论在脑梗死患者上肢关节运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 8 胃酶抑素A通过上调p-ERK1/2的表达来保护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9 血管生成对慢性低灌注状态下血脑屏障及脑白质损害的影响
- 10 脂肪因子visfatin与脑梗死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 11 黄芪多糖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12 重组白喉毒素-人白细胞介素13嵌合毒素诱导胶质瘤细胞凋亡作用的初步研究
- 13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机械再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 14 脑缺血与血脑屏障相互关系研究进展
- 1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脑循环中微栓子信号与脑卒中的危险性研究
- 16 大鼠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的亚低温治疗时间窗研究
- 17 多巴胺转运体SPECT显像评估帕金森病严重程度的研究
- 18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及短期预后判断的价值
- 19 结核性脑膜炎治疗前后脑脊液动态变化的研究
- 20 出血性腔隙综合征的临床与CT(附38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