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全国各地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从事神经科临床和科学研究工作人员切磋技艺、交流学术经验和更新知识的园地。辟有论著与学术交流、短篇与病例报告、综述、专题讲座、专刊评价、临床药物治疗、会议(座谈)纪要、临床病理(病例)讨论、技术信息、新药新仪器、新书介绍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多个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04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40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0478
  • 国内刊号:42-140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2002年第3期文章
  • 结节性硬化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结节性硬化症(T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细胞分化及繁殖异常性疾病,其临床特征表现为皮肤皮脂腺瘤、癫痫发作和智能障碍,其结节化可进行性的累及脑、心、肾脏和其他脏器,故有时将其称为结节性硬化复合体(TSC).该病1862年由Vonrecklinghanson首先发现,1880年Bournevill首先命名,1910年Kirpicznic早观察到TSC的遗传因素,1935年Gunther和Penro......

    作者:陈旭;孙晓江;郑惠民 刊期: 2002- 03

  • 局灶性脑缺血的脑保护

    局灶性脑缺血多由脑血管严重的狭窄、痉挛或完全阻塞所致.一般认为局部脑血流量(rCBF)低于20ml*100g-1*min-1时即可出现脑缺血损害,脑缺血后由于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可造成局部脑水肿、兴奋性有毒物质释放、缺血周围去极化、炎症反应等,终可造成神经元坏死或凋亡,形成梗死.针对脑缺血后发生的反应,及时给予脑保护措施,对缩小梗死面积,改善预后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现将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传玉;陈红;李承晏;曾庆杏 刊期: 2002- 03

  • 73例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的处理体会

    目的探讨动脉瘤术中破裂的对应措施.方法在控制性低血压下按动脉瘤的解剖特点游离动脉瘤.一旦破裂出血,可临时夹闭载瘤动脉,或在破裂口处压以涂上医用生物胶的一小块明胶海绵封闭破裂口,出血控制后稳妥地夹闭瘤颈.结果73例中68例行动脉瘤颈夹闭术.其余5例,分别行囊壁切除动脉修补术、瘤体切除术及颈内动脉血管重建术.治愈率为93.2%,病死率6.8%.结论按动脉瘤的解剖特点游离动脉瘤是控制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的......

    作者:宋振全;魏学忠;薛洪利;石新刚;金东峰 刊期: 2002- 03

  •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NADPH-d染色研究

    目的NO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信使物质和损伤状态下的氧自由基物质在脑缺血性损害中的作用非常复杂,研究缺血脑组织内NOS表达的变化对探讨脑缺血损害机制和脑保护十分必要.方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线栓法制作;脑组织NOS的表达采用常规NADPH-d组化染色法.结果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神经元NADPH-d染色变浅,阳性神经元数量减少或消失,而脑损伤区内NADPH-d染色阳性的脑......

    作者:帅杰 刊期: 2002- 03

  •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探讨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的血清TGF-β1水平,并与31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TGF-β1含量在第1、3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第7天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GF-β1降低的程度在急性期与梗死体积大小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密切关系(P>0.05),在恢复期与......

    作者:沈晓明;马丹;王兴山 刊期: 2002- 03

  • 间歇性闪光刺激的脑电功率谱分析

    目的提高EEG间歇性闪光刺激诱发试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常规EEG(一)的患者包括癫痫20例、头痛20例和神经精神障碍20例进行了DigitalEEG检查,在枕部01、0z和02处分别测量10秒钟安静时和IPS5Hz、10Hz以及15Hz的α波绝对和相对功率.结果所有患者的α功率在IPS5Hz、15Hz时减退,IPS10Hz时增高,其中癫痫患者表现显著,而神经精神障碍患者不明显.结论Dig......

    作者:童晓欣;Miles E;Drake Jr 刊期: 2002- 03

  • 脑卒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与病灶范围、预后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53例脑卒中患者入院后48小时内及入院4周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T3/rT3值,并与45例对照组比较.结果(1)脑卒中组与对照组比较T3、FT3显著降低(P<0.01),T4、FT4、rT3、TSH显著升高(P<0.01),T3、FT3出血组较梗死组变化显著(P<0.05),治疗4周后,T......

    作者:陈东;周易谦;肖建美;李军 刊期: 2002- 03

  • 水合氯醛对儿童癫痫异常脑电活动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索水合氯醛(chloralhydrate,CH)对儿童癫痫患者的镇静作用和诱导睡眠的效果,观测CH对异常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口服10%CH,记录给药前后的脑电图(EE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80例儿童癫痫,172例EEG无改变(61.4%);75例异常波减少(26.8%);33例异常波增多(11.8%).结论CH是诱导儿童睡眠的佳药物,虽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短暂的轻微的EEG变化,但不影响EEG......

    作者:郑先彪;王玲玉;肖克娜 刊期: 2002- 03

  • 事件相关电位对血管性痴呆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ERP)对血管性痴呆(VD)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10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及其危险因素患者进行听觉ERP和心理量表测试.结果不同类型的ICVD及其危险因素患者ERP的N2和P3峰潜伏期(PL)均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而且P3PL与心理量表成绩呈显著负相关(P<0.05);P3PL对VD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3%和80.4%.结论ERP可以作为客......

    作者:谭兴林;董佑忠;苏树槐;张文渊;谭生荣;杨期东 刊期: 2002- 03

  • 大面积脑梗死眼球同向凝视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眼球同向凝视的有关临床意义.方法观察大面积脑梗死眼球同向凝视与梗死部位、CT证实时间及预后的关系.结果316例大面积脑梗死中,72例出现同向凝视,其中顶叶受损57例,24小时内出现同向凝视者65例,死亡32例.结论大面积脑梗死眼球同向凝视与顶叶受损关系密切,其出现时间可能比CT检查所能证实的时间更早,且出现同向凝视的病人预后较未出现者差.......

    作者:胡文宏;赵荣荃 刊期: 200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