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全国各地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从事神经科临床和科学研究工作人员切磋技艺、交流学术经验和更新知识的园地。辟有论著与学术交流、短篇与病例报告、综述、专题讲座、专刊评价、临床药物治疗、会议(座谈)纪要、临床病理(病例)讨论、技术信息、新药新仪器、新书介绍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多个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04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40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0478
  • 国内刊号:42-140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2015年第4期文章
  •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特点及其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特点,探讨其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9例。采用斯堪地那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nStrokeScale,SSS)评估病情是否发生进展,监测患者发病后72h内的血压,分析血压变化特点及其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脑梗死发病72h内血压呈逐渐降低趋势。进展组患者高血压病史患病率显著高于非进展组,且......

    作者:王惠;马先军 刊期: 2015- 04

  • 抗帕颗粒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抗帕颗粒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及帕罗西汀,治疗组予基础治疗、帕罗西汀及抗帕颗粒。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4和8周对所有患者评分。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治疗后1及4周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显著差异。结论抗帕颗粒对帕金森病抑郁患者治疗有效。......

    作者:朱连海;黄怀宇;李新玲;戴杰;郭啸鸣 刊期: 2015- 04

  • 人参皂甙单体 Rb1对大鼠脑缺血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单体Rb1对大鼠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对照组(Con)、干预组(Tre),干预组又分为Rb130mg/kg、60mg/kg及90mg/kg三个不同剂量组。缺血对照组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缺血2h后拨出线栓再灌注;各干预组用相应剂量Rb1ipqd×7d,末次给药后3h内用同样方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及再......

    作者:任庆华;罗江兵;李长清 刊期: 2015- 04

  • 盐酸法舒地尔对慢性脑低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Rho激酶抑制剂盐酸法舒地尔(hydroxyfasudil,HF)对慢性低灌注脑缺血所致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永久性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permanentocclusionofthebi-lateralCCA,2VO)制备大鼠慢性不完全性全脑缺血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模型组和HF治疗组,运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方法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HE......

    作者:孙莉;梅瑰;郭莲军;陈玉华 刊期: 2015- 04

  • 动脉瘤显微夹闭术后远隔部位小脑出血13例诊疗体会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动脉瘤显微夹闭术后远隔部位小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4年12月发生的13例动脉瘤显微夹闭术后远隔性小脑出血的临床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后及发生机制。结果13例患者术后表现为头痛10例,神志恍惚3例,呕吐5例,一侧肢体肌力降低2例,昏迷3例,麻醉苏醒延迟2例。13例患者中,有6例发生于双侧,7例发生于单侧,3例因出血多(超过10mL......

    作者:刘宝辉;王军民;田道锋;张申起;陈治标;徐海涛;李明昌;蔡强;吴立权;王龙;冀保卫;朱晓楠;邓刚;陈谦学 刊期: 2015- 04

  •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自然变化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大鼠神经行为、梗死体积、组织形态及缺血半暗带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水平变化。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2组,Ⅰ组(假手术组);Ⅱ组(脑缺血组)。用线栓法建立动物模型,不给予再灌注,各组在术后48h断头取脑,处死前行神经功能评分,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用HE染色观察组织学形态,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

    作者:刘鹏;王瑾;苗常青;刘玥;唐鹏;侯辰;张欣;种莉;李晓青;李锐 刊期: 2015- 04

  • miR-210与缺血性脑卒中的新研究进展

    MicroRNA(miRNA)是一类生物体内自然生成的长度约21~23nt的单链非编码小RNA。1993年Ambros等在研究线虫体内发现了第1个miRNA,即line-4参与调节线虫的幼虫发育进程[1]。2007年报道了miRNA的表达受到缺氧的影响,而且在缺氧的正常或者肿瘤细胞中miR-210是目前众多miRNA中公认的表达水平稳定且显著的miR-NA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miR-210与缺血......

    作者:靳兰洁;舒适;周爽 刊期: 2015- 04

  • 强啡肽 A 及其与缺血性脑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

    强啡肽(dynorphin,DYN)为内源性阿片肽的一大家族之一,机体中枢神经系统内一类重要的神经递质,广泛分布于脑与脊髓中。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cerebrovasculardisease,ICVD)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死率与致残率均较高。因此,深入研究DYN及其在缺血性脑损伤(ischemicbraininjury,IBI)中的作用及机制,对ICVD的防治工作及新型脑保护药的......

    作者:巩付华(综述);展淑琴(审校) 刊期: 2015- 04

  • AChR 胸腺中异位表达异常导致 MG 发病的研究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抗体介导,主要攻击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引起全身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经研究分析,胸腺内的免疫耐受异常在发病机制中占重要作用,本研究将讨论在重症肌无力发病中胸腺内的自身免疫反应以及编码乙酰胆碱自身抗原α亚基的基因--CHRNA1基因位点多态性在重症肌无力发病机制中的相关作用。......

    作者:王田;张莹 刊期: 2015- 04

  • 孤立性胼胝体压部病变5例临床分析

    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为孤立性的胼胝体压部(spleniumofcorpuscallosum,SCC)病变在临床上相对少见,涉及到多种病因,临床表现差异较大,随着磁共振的日益普及,大家对这类疾病的认识也不断提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诊治的5例主要表现为胼胝体压部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随访,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这类疾病的认识。......

    作者:高李;张建军;张会平 刊期: 201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