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全国各地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从事神经科临床和科学研究工作人员切磋技艺、交流学术经验和更新知识的园地。辟有论著与学术交流、短篇与病例报告、综述、专题讲座、专刊评价、临床药物治疗、会议(座谈)纪要、临床病理(病例)讨论、技术信息、新药新仪器、新书介绍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多个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04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40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0478
- 国内刊号:42-140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发病1周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高压氧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氧舱压力2.0ATA,加压20min,戴面罩吸纯氧1h,中间休息10min,减压30min,共2h,1次/d,每次2h,连续治疗10d;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21d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定......
作者:孙国兵;许康;周瑞;郭珍立;祝连生;张帆;杜飞 刊期: 2009- 06
-
一过性黑朦患者临床及颈动脉狭窄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一过性黑朦(amaurosisfugax,AmF)患者临床及颈动脉狭窄的特点,探讨其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对34例一过性黑朦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应用彩色多普照勒颈动脉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颈动脉硬化、狭窄及眼动脉血流方向情况.结果34例AmF患者中有25例(73.5%)以AmF为首发症状,29例(85.3%)为单眼AmF发作,左右两眼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7......
作者:黄小钦;宋旸 刊期: 2009- 06
-
青年脑梗死与老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青年和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以提高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103例青年脑梗死患者,127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危险因素、梗死分型和临床表现.结果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和饮酒为青年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而高血压病、CRP和冠心病为老年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2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
作者:邓勇;周珂;于弋水 刊期: 2009- 06
-
肥厚性硬脑膜炎1例报道及讨论
目的探讨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法分析1例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慢性头痛、多颅神经麻痹等;头部MRI示局部硬脑膜异常强化灶;脑膜病理检查显示炎症改变,有多量浆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后疗效显著.结论肥厚性硬脑膜炎多以慢性头痛和多颅神经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MRI可见特征性的硬脑膜强化改变;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主要依据.......
作者:罗红波;杨金升;石向群;杨期东 刊期: 2009- 06
-
AGTR1、AGTR2在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中的变化
目的探讨AGTR1和AGTR2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模型大鼠海马中的变化及缬沙坦的作用.方法用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1-42海马注射建立AD大鼠模型,通过Y-形电迷宫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测定,HE染色、刚果红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检测AGTR1、AGTR2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较对照组正确逃避......
作者:王艳;侯德仁 刊期: 2009- 06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中央轴空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
目的探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中央轴空病(CCD)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通过一个确诊的中央轴空病家系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肌肉病理特点来回顾本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和发病机制.结果该家系患者的临床表现符合典型的CCD改变,但肌肉病理改变不是典型的中央轴空,而是以偏心轴空为主.结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CCD可自幼发病,表现为软婴儿,病程良性;病理上的偏心轴空提示RYR1基因突变可能不在C端热点区.......
作者:笪宇威;王敏;卢岩;刘璐 刊期: 2009- 06
-
多发性硬化的磁共振成像
多发性硬化(MS)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炎性脱髓鞘和神经变性疾病[1].其病因不明,也无治愈的方法;发病机制包括炎症(与针对CNS抗原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有关)以及神经变性(导致神经元丧失并转变为脑萎缩)[2~3].......
作者:彭彬;卢祖能 刊期: 2009- 06
-
果蝇模型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应用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以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脱失和路易小体(Lewybody)形成为病理特征.目前PD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可能与老年化、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等相关[1].......
作者:左星;郭纪锋;唐北沙 刊期: 2009- 06
-
脑分水岭梗死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
脑分水岭梗死(cerebralwatershedinfarction,CWI)是指发生于脑内相邻的、较大动脉供血区之间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又称边缘带梗死、交界区梗死、低血流梗死、非区域梗死等.其发病率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10%.......
作者:张薇;张临洪 刊期: 2009- 06
-
声明
......
作者: 刊期: 2009- 06
动态资讯
- 1 血小板活化与多梗死性痴呆的关系研究
- 2 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
- 3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机制分析
- 4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CA1区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和多巴胺-β-羟化酶表达的变化
- 5 中枢神经系统的D-丝氨酸及其在生理、疾病过程中的作用
- 6 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的小基因SMCKA3999治疗对Duchenne肌营养不良肌力的影响
- 7 匹罗卡品诱导癫痫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可塑性改变
- 8 miR-93、miR-191、 miR-499在颅脑损伤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9 Ⅰ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呼吸功能状况评估
- 10 汉语失语症患者主语问句和宾语问句理解和表达障碍的特点
- 11 进展性脑梗死与血凝状态关系的探讨
- 12 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影响的研究
- 13 53例枕叶癫痫临床分析
- 14 Rho/ROCK信号通路与神经系统疾病
- 15 利多卡因在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中的应用
- 16 颈部动脉夹层的治疗进展
- 17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一家系报道
- 18 重心动摇平衡仪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 19 小胶质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新进展
- 20 血压的昼夜节律性改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