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全国各地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从事神经科临床和科学研究工作人员切磋技艺、交流学术经验和更新知识的园地。辟有论著与学术交流、短篇与病例报告、综述、专题讲座、专刊评价、临床药物治疗、会议(座谈)纪要、临床病理(病例)讨论、技术信息、新药新仪器、新书介绍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多个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04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40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0478
- 国内刊号:42-140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颈交感神经干离断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iNOS表达的影响
目的采用颈交感干离断(TCST)模拟星状神经节阻滞,观察其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脑梗死容积及海马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等的影响,并探讨其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A组)、对照组(B组)和假手术组(C组);采用线栓法行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制作大鼠局灶性CIRI模型,A组于TCST后即行MCAO,2h后再恢复灌注;B组为单纯CIRI组;C组仅完成与......
作者:熊良志;周青山;王燕;王清秀 刊期: 2008- 03
-
托吡酯对戊四氮致癫(癎)大鼠海马AQP4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托吡酯对戊四氮致癫(癎)大鼠海马AQP4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戊四氮致癫(癎)组、托吡酯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各10只;癫(癎)模型点燃后在不同时相点灌注取材,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变化,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AQP4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显示托吡酯干预组神经元变性和坏死较戊四氮致癫(癎)组明显减轻;免疫组化显示戊四氮致癫(癎)组在致癫(癎)......
作者:但毕堂;许康;张晓琴 刊期: 2008- 03
-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3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36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对手术方法、并发症、疗效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梗死,均经DSA证实有颈动脉狭窄;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支架置入,治疗前责任病变血管平均狭窄率为(78.8±10.7)%,治疗后病变血管平均狭窄率为(11.6±7.8)%,两者......
作者:经屏;张临洪;徐武平;张新华 刊期: 2008- 03
-
miRNA调节细胞分化研究进展
mi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RNAs,初发现的内源性的miRNAs是lin-4和let-7,它参与基因表达转录后调节,通过与靶向mRNAs的3'-UTRs(3'端非编码区)或编码区结合,发挥负性调节作用,即参与基因调控和蛋白表达.......
作者:韦春霞;陈红;尤春景 刊期: 2008- 03
-
脑CT灌注成像、CT血管造影在TIA诊治方面的应用进展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s,TIA)具有高度脑卒中风险,如不及时干预,其发作后2d内的脑卒中风险超过5%[1],3个月内为8.3%~10.7%,1年内为12.8%~16.2%[2],因此对TIA患者的脑血流灌注及责任血管狭窄情况进行及时评估和干预十分重要.近年来国内有关脑CT灌注成像、CT血管造影应用于TIA诊治方面的临床研究十分活跃,特对其综述如下.......
作者:孙超;杨杰 刊期: 2008- 03
-
代谢综合征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近年来,临床医学实践中发现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病、肥胖等常合并发生,其发生机制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ence,IR)密切有关.......
作者:王志宏;韩仲岩 刊期: 2008- 03
-
NG2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及损伤后的反应
成年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组成是复杂的,除了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外,还包括第四型的胶质细胞,后者曾被称为β星形胶质细胞、多能干细胞、突触细胞,常用的名称是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
作者:朱丽霞;田代实;王伟 刊期: 2008- 03
-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
自从泛素一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system,UPS)被发现以来,其在科研领域里的成就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该系统的异常和许多疾病诸如遗传性疾病、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肖玲;孙瑞红 刊期: 2008- 03
-
McDonald多发性硬化诊断标准的应用性评价
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的诊断主要基于中枢神经系统病灶在时问上和空间上多发性的临床证据,且需除外可引起这些损害的其他疾病.目前被广泛应用的诊断标准有两种,即1983年提出的Poser标准和2001年提出的McDonald标准.......
作者:张薇薇;苗玲 刊期: 2008- 03
-
1H-MRS在痴呆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痴呆是一组获得性、持续性的智能障碍综合征;老年期痴呆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在西方国家又以AD为常见;......
作者:孙东;张军建 刊期: 2008- 03
动态资讯
- 1 红藻氨酸致颞叶癫(癎)大鼠脑内Semaphorin3A、Semaphorin4C基因表达的研究
- 2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 3 婴幼儿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征
- 4 胼胝体发育不良临床、磁共振成像分析(附116例)
- 5 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 6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
- 7 α-玉米赤霉醇对转APP基因小鼠的影响
- 8 托吡酯对大鼠脑缺血时海马细胞外液兴奋性氨基酸释放的影响
- 9 TCD监测颈内动脉系统TIA的脑动脉内微栓子
- 10 VEGF基因修饰MSCs移植对脑梗死大鼠血管源性机制的实验研究
- 11 脑梗死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12 神经梅毒误诊为病毒性脑膜脑炎1例报道
- 13 降低脑梗死急性期空腹高血糖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 14 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神经功能康复机制的研究进展
- 15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IL-10与IL-18的研究
- 16 呼吸湿化治疗联合咳痰机对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咳痰的影响
- 17 射频热凝和臭氧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疗效及其电生理评估意义
- 18 脑梗死患者PPARγmRNA表达变化和脑梗死体积关系的研究
- 19 多发性硬化35例临床、诱发电位及磁共振成像分析
- 20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