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全国各地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从事神经科临床和科学研究工作人员切磋技艺、交流学术经验和更新知识的园地。辟有论著与学术交流、短篇与病例报告、综述、专题讲座、专刊评价、临床药物治疗、会议(座谈)纪要、临床病理(病例)讨论、技术信息、新药新仪器、新书介绍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多个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04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40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0478
- 国内刊号:42-140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的小基因SMCKA3999治疗对Duchenne肌营养不良肌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介导的人dystrophin小基因SMCKA3999对DMD病理、肌力改变的治疗作用.方法将dystrophin小基因SMCKA3999克隆至rAAV并包装成rAAVSMCKA3999病毒,以5×109病毒颗粒多点注射于DMD模型鼠mdx腓肠肌,基因治疗4月后免疫荧光法检测肌膜dystrophin基因表达,治疗5月后采用肌肉离体灌注电刺激测定腓肠肌肌力,观察r......
作者:黎红华;陈文军;张苏明;方思羽;汪道文 刊期: 2005- 06
-
青少年肌阵挛癫痫和睡眠肌阵挛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分析青少年肌阵挛癫痫(JME)和睡眠肌阵挛(SM)的临床和脑电图(EEG)特点.方法对20例JME患者和25例SM进行分析.结果JME多见于青春期发病,有遗传性,男女无差别,常在清醒时表现为双侧单一或反复的不规则无节律的肌阵挛发作,无意识障碍,可伴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GTCS),少有失神,易被剥夺睡眠和闪光诱发,EEG示快而弥漫的不规则棘慢波和多棘慢波复合;SM可见于各年龄组,在入睡不久出......
作者:邵良;黄怀宇;顾承志;庞嵋;戴杰 刊期: 2005- 06
-
肌苷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重塑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肌苷对脑梗死后运动功能缺损的治疗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肌苷治疗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采用电凝法建立MCAO(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的动物模型,腹腔注射肌苷后使用HPLC(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技术测定梗死灶周围肌苷的浓度,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作者:侯清华;盛文利;李锐;杨志华;曾进胜;黄如训 刊期: 2005- 06
-
大鼠海马注射溶血磷脂酸诱导tau蛋白高度磷酸化和凋亡研究
目的研究溶血磷脂酸(LPA)在大鼠体内对海马神经细胞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和诱导神经细胞凋亡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将72只SD大鼠分为实验组(n=32)、实验对照组(n=32)和对照组(n=8),利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在大鼠双侧海马微量注射溶血磷脂酸、溶剂,于注射后12、24、48和72h各不同时间点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该区域神经细胞中ser202位点磷酸化tau蛋白(PS202-tau)的表达,T......
作者:杨波;曾庆杏;张兆辉;王细林 刊期: 2005- 06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认知障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是临床上常见的睡眠障碍,其发病占有关睡眠障碍的1/2~2/3.它的发病率在中年女性中为2%,中年男性为4%,而在65岁以上的老人中可高达42%[1].OSAS时反复发作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夜间睡眠结构紊乱除加重或导致呼吸衰竭外,还是心肌梗死、脑血管病、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
作者:陈涛;章军建 刊期: 2005- 06
-
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在阿尔茨海默病中所起的作用
痴呆是一种获得性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D)是常见的一型痴呆,AD患者常伴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CVDRF),由于CVDRF在AD中所起的作用还不清楚,目前又缺乏能够确诊AD的特殊检查,伴发CVRFD的AD常引起诊断不明.随着影像学的大规模应用,CVDRF与AD的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阐明,研究发现CVDRF可引起一系列无症状性脑损伤,而这些无症状性脑损伤可通过各种......
作者:聂德云;李承晏 刊期: 2005- 06
-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现状及展望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GN)是一种常见疾病,多以面部发作性剧烈疼痛为特征.国际头痛协会(IHS)对TGN的定义如下:单侧颜面部剧痛,局限于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支配区域,疼痛常诱发于日常活动的刺激如洗脸、刮脸、抽烟、谈话、刷牙,有时也自发出现疼痛的突发突止,且有缓解期;其患病率为182/10万人,男性多于女性,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1].目前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理尚未阐明......
作者:张铁辉;蔺友志 刊期: 2005- 06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与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血管病一向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其治疗方向逐渐分为改善缺血区域供血及保护缺血神经细胞两方面,其中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一氧化氮(NO)是一项重要的内在脑血流调节剂及保护剂.本文综述了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对于缺血性脑卒中保护及治疗意义.......
作者:吴非;钟雷;陈文军 刊期: 2005- 06
-
热休克蛋白基因突变与神经系统遗传病
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HSP)又称为应激蛋白,是在高热、缺血、缺氧和其他应激条件下由变性蛋白诱导产生,它与细胞的许多生理、病理过程密切相关[1,2].热休克蛋白有很多成员,又分别构成好几个家族,已知的HSPs包括HSP100/105、HSP90、HSP70、HSP60、小分子HSP及泛素等,这些蛋白大多数是按它们的分子量命名.研究已经证明HSP对中枢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但......
作者:张付峰;唐北沙 刊期: 2005- 06
-
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体会
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及栓塞材料的更新,血管内栓塞治疗凭借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逐渐成为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本院自2002年5月~2004年1月应用可脱性弹簧圈(GDC、T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24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东;何国厚;刘开胜;罗国君 刊期: 2005- 06
动态资讯
- 1 痉挛性斜颈合并Meige综合征(附1例报告)
- 2 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神经传导速度、F波的关系研究
- 3 视频脑电图监测对癫痫的诊断价值
- 4 依达拉奉对小鼠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 5 急性脑卒中后的细胞粘附因子变化
- 6 直窦血栓形成致双侧丘脑梗死1例并文献复习
- 7 急性大脑半球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 8 雌激素对绝经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智能障碍的疗效研究
- 9 假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10 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3例误诊分析
- 11 脑卒中后抑郁合并认知损害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 12 复杂部分性癫痫状态1例报告
- 13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
- 14 脑室引流及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分析
- 15 脉压和脉压指数与脑卒中
- 16 颈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及其对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影响
- 17 一氧化氮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的关系研究
- 18 易误诊为路易体痴呆的神经梅毒1例
- 19 小檗碱对大鼠脑缺血后MCP-1表达的影响
- 20 丹参多酚酸盐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BDNF和GDNF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