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全国各地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从事神经科临床和科学研究工作人员切磋技艺、交流学术经验和更新知识的园地。辟有论著与学术交流、短篇与病例报告、综述、专题讲座、专刊评价、临床药物治疗、会议(座谈)纪要、临床病理(病例)讨论、技术信息、新药新仪器、新书介绍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多个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04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40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0478
- 国内刊号:42-140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应用LSCM对脑脊液淋巴白血病细胞内质网的研究
目的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技术对脑脊液淋巴白血病细胞内质网进行立体、动态、定量研究.方法将所观察脑脊液细胞分为正常淋巴细胞组、急性淋巴白血病细胞组、鞘内注射治疗后急性淋巴白血病细胞组.以内质网荧光探针DioC6(3)标记后,得到内质网的断层扫描图像、荧光强度地形立体分布图,并且测量内质网的荧光强度值.结果急性淋巴白血病细胞组与正常淋巴细胞组、鞘内注射治疗后淋巴白血病细胞组相比,内质网......
作者:岳剑宁;孔繁元;刘菊年;潘月英;吴若芬 刊期: 2003- 03
-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癫痫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癫痫的机制及其与海马区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关系.方法用腹腔注射美解眠制作大鼠癫痫模型,致痫前2小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不同剂量的免疫球蛋白G,隔日1次,共4次.观察大鼠出现癫痫发作的潜伏期及惊厥评分,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免疫球蛋白G对癫痫大鼠海马区IL-2Rβ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影响.结果致痫前给予免疫球蛋白G组大鼠癫痫发作潜伏期较对照组大鼠延长(P<0.001),惊厥......
作者:郑乃智;于谭方;张汉哲;卢幸明;丁华丽 刊期: 2003- 03
-
血管性痴呆神经心理学与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神经心理学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血管性痴呆患者30例,并以与其年龄、性别基本相似的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用认知能力甄别检查法(CCSE)、老年性痴呆评定量表(ADAS)作神经心理学测试后,再用听觉Oddball序列研究血管性痴呆患者事件相关电位(ERPs)的P3成分.结果血管性痴呆组CCSE、ADAS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血管性痴呆组......
作者:胡延林;虞冬辉;李秀英;严新华 刊期: 2003- 03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Ⅳ的周围血流式细胞分析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Ⅳ(GPⅣ)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对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3天及发病后10~14天进行了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Ⅳ检测.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1~3天内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及Ⅳ表达较对照组极显著增高(P<0.01).发病后10~14天的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Ⅳ表达较对照组极显著增高(P<0.01)......
作者:焦俊杰;夏成青 刊期: 2003- 03
-
大鼠短暂脑缺血后海马区c-fos mRNA和FOS蛋白表达的时间规律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海马区c-fosmRNA和FOS蛋白表达规律.方法采用左侧大脑中动脉插入丝线结扎(LMCAO)方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缺血模型,分别按照30min至7d的不同灌注时间取材,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标记各实验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c-fosmRNA表达数量;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标记各实验组大鼠脑组织中海马区FOS阳性神经元数量.结果c-fosmRNA阳性细胞在MCAO缺血再灌注1h后......
作者:田金州;时晶;高扬;林嘉友;尹军祥;王永炎 刊期: 2003- 03
-
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变形性、膜脂流动性的改变及其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变形性、膜脂流动性的改变及其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采用激光衍射法和荧光偏振法测定了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红细胞变形指数(DI)和膜脂流动性.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红细胞DI及膜脂流动性下降,且两者之间呈正相关,膜脂流动性与NDA含量呈负相关,与SOD含量呈正相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红细胞膜脂流动性下降是导致红细胞DI降低的重要因素,红细胞膜脂流动性受脂质过氧化的影响,自由基清除......
作者:吴海琴;张桂莲;阎颖;甄长安;向丽;常明则 刊期: 2003- 03
-
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测定对脑梗死病情评价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与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82例脑梗死患者依据不同的梗死体积分为小梗死组、中梗死组和大梗死组;依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为轻、中、重三型,检测患者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参数,设立5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结果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功能各项参数均较健康人显著增高.不同梗死体积组中,大梗死组纤维蛋白单体聚合速率(FMPV)......
作者:洪梅;魏文宁;李红戈;杨锐;杨焰 刊期: 2003- 03
-
汉语语法量表及其信度和效度研究
目的设计一套汉语语法检查量表(ChineseAgrammatismBattery,CAB)并测试其信度和效度.方法对46名脑部疾病患者及46例健康受试者进行了CAB测试,计算失语法指数(agrammatismquotient,AgQ),并与汉语标准化失语检查法(aphasiabatteryofChinese,ABC)对比.计算检查者间、检查者内及复测相关系数.结果左、右大脑半球病变组及对照组CAB......
作者:赵丽丽;李承晏;毛善平;冯学峰 刊期: 2003- 03
-
微侵袭入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微侵袭入路术式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结合临床分级探讨治疗效果.结果术后病死率15.3%.日常生活能力(ADL):ADL154.5%,ADL219.2%,ADL311.5%,ADL49%.结论病死率与术前意识状态及手术时机选择有关,术后ADL与手术术式和手术时机有关.......
作者:史强;葛培林;晏炳元;周静;王国安 刊期: 2003- 03
-
以视神经炎为首发的多发性硬化34例临床分析
34例患者均因单眼或双眼视力障碍,以视神经炎或视神经乳头炎首诊于眼科,因伴有神经系统临床或亚临床表现,并结合辅助检查确诊为多发性硬化(MS),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自才;畅素贤;陆文杰;高伟;郅英 刊期: 2003- 03
动态资讯
- 1 伴发反复(痫)性发作的散发型结节性硬化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 2 分水岭脑梗死早期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
- 3 载脂蛋白JmRNA在大鼠脑梗死模型中的表达
- 4 离体癫(痫)模型的研究应用
- 5 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生活质量的研究
- 6 慢性脑缺血的生化研究进展
- 7 线粒体DNA与帕金森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8 舒洛地特治疗9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 9 LKB1表达下调对培养海马神经元突触mEPSC的影响
- 10 Olig2和Hb9在小鼠胚胎脊髓中的表达变化
- 11 干预Hhcy、高血压病对高血压病合并Hhcy脑梗死复发的影响
- 12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测定和意义
- 13 rt-PA溶栓时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心房颤动患者的溶栓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
- 14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已改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承办
- 15 伴高脂血症的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
- 16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 17 T细胞免疫在胸腺瘤与重症肌无力发病中的研究进展
- 18 53例枕叶癫痫临床分析
- 19 Friedreich共济失调的临床特征及GGA三核苷酸重复突变分析
- 20 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细胞凋亡及尼莫地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