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全国各地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从事神经科临床和科学研究工作人员切磋技艺、交流学术经验和更新知识的园地。辟有论著与学术交流、短篇与病例报告、综述、专题讲座、专刊评价、临床药物治疗、会议(座谈)纪要、临床病理(病例)讨论、技术信息、新药新仪器、新书介绍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多个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04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40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0478
- 国内刊号:42-140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TOAST分型及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TOAST分型特点及危险因素,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64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对照组150例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TOAST分型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组TOAST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43.8%(28/64),小动脉闭塞型15.6%(10/64),心源性脑栓塞型3.1%(2/64),其他原因型25.0%(16/64),原因不明型12.5%......
作者:胡珏;赵志鸿 刊期: 2012- 05
-
咽-颈-臂变异型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咽-颈-臂(pharyngeal-cervical-brachia,PCB)变异型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1例PCB变异型GBS,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PCB变异型GBS主要表现为颈、肩、上肢近端、口咽肌肉无力,而下肢通常不受累或仅轻微受累.本例患者另外一项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发病初即出现的双上肢近端剧烈疼痛.结论对于急性起病的......
作者:王瑞金;乔杉杉;赵伟秦;王佳伟 刊期: 2012- 05
-
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的临床分析和影像学特点(附1例报道)
目的探讨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的临床及神经影像学特点.方法分析1例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起病前诱因、临床表现、头颅MRI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患者有长期大量饮酒史,以意识改变、四肢瘫痪、肌张力障碍等为临床表现,血钠及CSF正常.头颅MRI表现为右侧额叶、颞叶、皮质、双侧枕叶、双侧基底节、丘脑、脑干及小脑多发病灶,T1WI加权低信号、T2WI加权高信号,头颅MRI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
作者:徐金梅;刘美真;张兆辉 刊期: 2012- 05
-
强化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及其血清CRP的变化.方法将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常规治疗加上阿托伐他汀40mg/d,对照组常规治疗加上阿托伐他汀10mg/d;两组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测定C-反应蛋白(CRP)浓度,并且进行NIHSS及BI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CRP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效果更明显(P......
作者:郭晓燕;李爱琼;周捷;詹冀;梅元武 刊期: 2012- 05
-
血浆NO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血浆中一氧化氮(NO)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运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检测入组患者认知功能,将其分为3组,即对照组(NC组,n=37例)、阿尔茨海默病组(AD组,n=48例)、血管性痴呆组(VD组,n=41例),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SIA)测定3组患者血浆NO水平.结果NC组、AD组、VD组患者血浆NO水平分别为(16.00±6.63)um......
作者:彭誉;周华;邱晨红;孙沁怡;王锋;谢红娜;赵中 刊期: 2012- 05
-
心理干预联合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及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入院第3d及治疗后第2、4、6周均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组HA......
作者:王瑞莉;安学林 刊期: 2012- 05
-
肿瘤坏死因子-a对神经血管单元影响的研究进展
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nervoussystem,CNS)疾病中肿瘤坏死因子-a(Tumorncerosisfaetor-a,TNF-α)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在CNS炎症与水肿、神经元的退变和丢失以及免疫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人们对CNS的认识和研究都局限在神经元损伤和修复等方面,但近来研究显示非神经元细胞在CNS中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unit......
作者:刘琳 刊期: 2012- 05
-
神经元胆固醇代谢对脑梗死后突触重塑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脑梗死的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在存活患者中其致残率可高达50%.脑梗死后的康复治疗虽可促使运动功能部分重建、降低致残率,但目前的脑梗死康复治疗周期长、过程复杂,治疗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在对脑梗死后运动功能重建的基础研究方面尚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突触是神经元间信息传递和加工的重要结构,神经系统的正常运转依赖于以突触为基础的快速信息交流;而突触结构与功能的发育、成熟和维持都必需有胆固醇的参与[1......
作者:谭来勋;徐金梅 刊期: 2012- 05
-
中枢神经系统结节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结节病(sarcoidosis)是一类病因不明的肉芽肿性疾病,可累计全身各个器官,以肺部及淋巴系统为常见,表现为上皮样肉芽肿,从儿童到老年均可发病.神经系统的发生率约为5%,无特征性症状及体征,临床表现多样,临床诊断困难.本研究通过对一例神经系统结节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相关血液及免疫检查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以期能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率.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6岁,间断性发热20余天入院......
作者:曾非;刘艳;谢宝君 刊期: 2012- 05
-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好发于中老年人,早期治疗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由于受到严格的时间窗和出血并发症的限制,至今仍无安全有效的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方法,因而许多学者把目光集中到了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保护方面的治疗上.依达拉奉可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神经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从而减轻神经功能障碍,已广泛应用于急性脑梗死及脑出血的治疗.本研究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
作者:刁法成 刊期: 2012- 05
动态资讯
- 1 血管内栓塞联合γ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21例临床分析
- 2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24例临床分析
- 3 免疫吸附治疗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
- 4 肌电图群放电位在早期帕金森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 5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1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 6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
- 7 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误诊23例临床分析
- 8 利用Helper-Free系统构建cdk5-siRNA腺相关病毒载体并鉴定
- 9 小儿外伤性硬膜外血肿80例
- 10 雌激素对绝经后雌性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 11 三七总皂苷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 12 L-选择素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13 奥拉西坦+尼莫同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分析
- 14 西比灵治疗脑出血周围水肿的临床观察
- 15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分化为神经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 16 中青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研究
- 17 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血管病变及预后影响因素
- 18 关于召开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脑血管病防治新进展学习班)征文通知
- 19 慢病毒介导 bFGF 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对脑梗死后动脉生成的影响
- 20 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