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全国各地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从事神经科临床和科学研究工作人员切磋技艺、交流学术经验和更新知识的园地。辟有论著与学术交流、短篇与病例报告、综述、专题讲座、专刊评价、临床药物治疗、会议(座谈)纪要、临床病理(病例)讨论、技术信息、新药新仪器、新书介绍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多个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04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40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0478
- 国内刊号:42-140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多发性硬化患者中IL-12和孕酮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IL-12和孕酮在多发性硬化(MS)患者中的水平,探讨男、女性多发性硬化患者存在的发病机制,比较男、女性MS患者在临床上发病的差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60例MS患者的脑脊液和40例患者血液中IL-12的水平,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0例MS患者血液中孕酮的含量,并与4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以上标本男女各半).结果男、女性MS患者血液中和脑脊液IL-12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作者:唐从峰;文芳;董新宇 刊期: 2006- 05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致急性记忆障碍1例报道及相关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所致认知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1例由OSAS引起的急性记忆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辅助检查结果与治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突然出现记忆障碍,无神经系统其他症状和体征,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结合改善脑循环治疗有效.结论OSAS可引起全身各系统的多种疾病,神经元缺氧损伤及生化代谢紊乱是其引起认知障碍的主要病因,而由其导致的急性记忆障碍则......
作者:黎逢光;湛彦强;郭守刚;许慧芳;张苏明 刊期: 2006- 05
-
黛力新治疗48例伴有抑郁或焦虑的偏头痛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治疗偏头痛伴有抑郁和/或焦虑患者的有效方法以及研究加用抗抑郁/焦虑药物是否比头痛发作时单用镇痛药物疗效更佳.方法将88例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用氟哌噻吨及美利曲辛合剂(黛立新)+非言(非甾体抗炎药,主要成份是双氯芬酸钠)治疗,对照组40例,用散立痛治疗,并进行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同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对其......
作者:王思鸿;罗立波;张矿梅;蒋春;周志斌;尤玉兰 刊期: 2006- 05
-
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恢复与皮层BDNF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TMS)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和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脑梗死1、7、14、21、28d组及TMS1、7、14、21、28d组,每组各8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脑梗死模型;在规......
作者:张小乔;梅元武;刘传玉;俞善纯 刊期: 2006- 05
-
PPARγ激动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PPARγ激动剂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MCAO/R),分别采用TTC染色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观察PPARγ激动剂对大鼠脑梗死体积和行为学评分的影响,同时观察PPARγ激动剂对脑组织形态学和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化和一氧化氮(NO)含量......
作者:李正仪;郭金涛;李志伟 刊期: 2006- 05
-
rFⅦa在脑出血超早期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长期以来,脑出血被公认为是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脑血管急症,相对于缺血性脑卒中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的众多急性期治疗手段,脑出血却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传统的治疗主要是支持和对症处理,且效果始终不尽人意[1],脑出血的早期手术治疗仍然存在较大争议[2].近年来,重组人活性凝血因子Ⅶ(rFⅦa)超早期治疗脑出血成为1个新研究热点.各国学者围绕rFⅥa开展了一系列临床试验,以期望在传统的脑出血治疗上取得突破......
作者:湛彦强;张苏明 刊期: 2006- 05
-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后血流动力学紊乱的探讨
目前,随着神经影像和神经介入技术的日渐成熟,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由于其安全、有效、微创及适应症更广泛,故正替代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而成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新方法,但限制CAS广泛应用的大原因是缺血性并发症及再狭窄问题,这也是神经科医生特别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支架输送及释放装置不断进展、新型药物性支架的应用以及手术过程的不断规范和正规抗血小板治疗,故使术中脑梗死及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作者:李亚楠;李英杰;孔桂良 刊期: 2006- 05
-
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进展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组织损伤严重,临床病死率、致残率很高.常规给予脱水剂、神经保护剂等药物治疗后其病死率仍高达60%~80%.近年来,亚低温及手术治疗逐渐应用于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下面就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崔敏;陈文军 刊期: 2006- 05
-
267例眩晕临床分析
眩晕是一种自身或外界物体的运动性幻觉,是对自身的平衡觉和空间位向感觉的自我体会错误.眩晕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症状,起病急,病因复杂.本研究对本科1998年1月~2005年6月诊治的267例眩晕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眩晕的病因和诊断.......
作者:刘晓红;周维智;朱咏新 刊期: 2006- 05
-
青年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分析
近年来青年人患脑梗死越来越普遍,青年脑卒中患者占全部脑卒中患者的9.77%,其中脑梗死占63.3%,所以在青年人群中积极预防脑梗死和进一步了解其病因及病理生理改变有着重大意义.......
作者:申向民;杨期东;唐震宇;张永利;黄晓松;刘青芳 刊期: 2006- 05
动态资讯
- 1 大鼠局灶脑缺血后AC133抗原表达的初探
- 2 托吡酯对锂-匹罗卡品诱导的慢性癫痫幼鼠反复发作的疗效观察
- 3 超早期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面积脑梗死临床特点与CT征象分析
- 4 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方法研究进展
- 5 青年缺血性烟雾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6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
- 7 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
- 8 MES结合ESRS预测无症状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 9 颈部动脉夹层的治疗进展
- 10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头部磁共振改变1例报道
- 11 腕阵挛16例临床观察
- 12 褪黑素在培养的小脑颗粒细胞模拟缺血再灌注中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 13 针、药、灸三法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106例分析
- 14 拉莫三嗪治疗成人部分性发作癫(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 15 镜像疗法联合任务导向训练对脑出血术后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
- 16 葛根素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 17 表现为Jackson综合征的2例延髓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文献分析
- 18 神昌注射液对谷氨酸诱导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 19 73例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的处理体会
- 20 脑苷肌肽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