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全国各地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从事神经科临床和科学研究工作人员切磋技艺、交流学术经验和更新知识的园地。辟有论著与学术交流、短篇与病例报告、综述、专题讲座、专刊评价、临床药物治疗、会议(座谈)纪要、临床病理(病例)讨论、技术信息、新药新仪器、新书介绍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多个栏目。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04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40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0478
- 国内刊号:42-140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内皮素抑制剂及其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
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迟发血管痉挛是动脉瘤病人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已证明迟发颅内血管痉挛的发生机制与许多病理改变有关.这些病理改变包括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反应性改变、血管壁炎性或免疫性反应及蛛网膜下腔内血块产生致痉挛物质引起的平滑肌细胞收缩,其中内皮素(Endothelin,ET)在颅内血管紧张度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1].ET是1988年Yanagisawa等从猪的主动脉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分离纯化出......
作者:曲友直;高国栋 刊期: 2001- 04
-
粘附分子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随着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白细胞作用的重视,人们从各个方面加强了对白细胞功能的研究.早期的动物试验表明,如能在脑卒中前使白细胞减少可改善缺血灶内的血流量.这一实验结果支持了减少缺血后白细胞粘附能阻止缺血部位的低灌注状态[1].......
作者:张贵斌;余绍祖;黄本友 刊期: 2001- 04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卒中
1989年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所的资料中将23%的脑梗死归因于颈动脉病变[1],近年来随着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卒中之间的密切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颈动脉粥样硬化对缺血性卒中病因学方面的重要意义主要在于它可能是脑栓子的一个重要来源以及它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本文就近年来有关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及其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张映琦;周华东 刊期: 2001- 04
-
中脑及其周围肿瘤手术后类恶性综合征(附5例报告)
目的探讨中脑背侧及其周围肿瘤手术后点头、高热、流涎、嗜睡等类恶性综合征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5例中脑背侧及其周围肿瘤手术后并发恶性综合征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6例中脑及其周围肿瘤手术后有5例出现类恶性综合征表现,4例治疗后痊愈,1例死亡.结论中脑及其周围肿瘤手术可能损害中脑及丘脑而引发类恶性综合征.减少牵拉、正确使用电凝及有梗阻性脑积水可能者早期行分流术有可能减轻其损害.一旦术后出现恶性......
作者:唐振刚;戢翰升;王晓菊;赵斌杰;陈斌 刊期: 2001- 04
-
脑卒中后癫痫(附9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卒中与癫痫的关系.方法对2187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为4.48%,以部分性发作为主,皮质病灶较非皮质病灶易发生癫痫,抗癫痫药物疗效满意.结论癫痫发作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症状,也是60岁以上老人新发生癫痫的主要病因.......
作者:何什及;杜翠瑛 刊期: 2001- 04
-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51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的临床表现、CT及MRI特征,以利早期诊断.方法对51例OPCA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其18例头颅CT和33例头颅MRI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OPCA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年龄45.5岁,平均病程12年.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小脑症状、植物神经症状及锥体外系症状多见,头颅MRI比头颅CT效果好,以小脑和脑干萎缩为主,大脑皮质萎缩轻.结论成年人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植物神经......
作者:邹文;童晓欣;张海鸥 刊期: 2001- 04
-
65例自发性脑出血后早期癫痫发作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二周内早期癫痫发作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对1050例确诊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出血后早期癫痫发生率为6.19%.早期癫痫发作与出血部位(皮层或脑叶)的关系密切.降颅内压脱水治疗及抗癫痫药物对脑出血后早期癫痫发作大多有效,但伴发早期癫痫的脑出血病死率为27.69%,并明显高于无继发癫痫的脑出血病死率18.98%(P<0.01).结论脑出血后伴早期癫痫发作多见于......
作者:马春林;谭晓帆 刊期: 2001- 04
-
眩晕症36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眩晕的正确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63例经头颅SPECT、MRI、MRA、CT、BAEP、听及前庭神经功能、植物神经功能测定诊断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63例分属于28种疾病,其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占53.16%,前庭周围性眩晕占21.21%,神经症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占17.90%,其他占7.77%.结论中老年人以眩晕为首发症状而不能以其他疾病解释时,应首先考虑VBI;只有对病史......
作者:米拉吉;孟玉玲;谭毓绘;玛依努尔;朱沂;莫合塔尔;李红燕 刊期: 2001- 04
-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血糖增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应激性血糖升高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把SAH病人分为正常血糖组与血糖升高组(有糖尿病病史者除外),比较两组病人在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合并其它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血糖升高组临床疗效差,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病情越重,出现血糖升高的机率越高.结论SAH并发血糖升高不仅是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损害的应激反应,而且可作为预测SAH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作者:周雪珍;钟宁;黄如训 刊期: 2001- 04
-
22例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2例AL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LS在临床上隐袭起病居多,但也可呈亚急性起病.ALS的发展速度可能比以往认为的更快.并发呼吸肌麻痹是ALS常见的死因.典型ALS的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部分患者由于颈椎病的合并存在导致ALS的长期漏诊.EMG检查对ALS的确诊有重要意义.MRI检查对ALS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意义.结论ALS是临床上呈恶性......
作者:胡晶琼;张苏明 刊期: 2001- 04
动态资讯
- 1 脑出血的治疗进展
- 2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 3 甲状腺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
- 4 脑卒中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 5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IL-10与IL-18的研究
- 6 帕金森病大鼠黑质Nurrl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
- 7 脑卒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及临床意义
- 8 人体血浆和垂体腺瘤组织神经肽Y的含量及其基因转录水平的临床意义
- 9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机械再通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 10 期前感染的类型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探讨
- 11 百忧解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 12 醒脑静对Aβ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 13 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附1例报道)
- 14 慢性脑缺血的生化研究进展
- 15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周围性运动神经病1例
- 16 神经保护的研究进展
- 17 核因子-kВ在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
- 18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动脉溶栓联合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细胞因子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 19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与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20 进展性脑梗死与血凝状态关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