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全国各地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从事神经科临床和科学研究工作人员切磋技艺、交流学术经验和更新知识的园地。辟有论著与学术交流、短篇与病例报告、综述、专题讲座、专刊评价、临床药物治疗、会议(座谈)纪要、临床病理(病例)讨论、技术信息、新药新仪器、新书介绍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多个栏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教育部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出版部门: 《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047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2-140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4

出版地区 湖北

出版地区 湖北

订购价格 172.00

杂志荣誉 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教育部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0478
  • 国内刊号:42-1402/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介绍

               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全国各地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从事神经科临床和科学研究工作人员切磋技艺、交流学术经验和更新知识的园地。辟有论著与学术交流、短篇与病例报告、综述、专题讲座、专刊评价、临床药物治疗、会议(座谈)纪要、临床病理(病例)讨论、技术信息、新药新仪器、新书介绍及国内外学术动态等多个栏目。                

本刊栏目设置
论著、消息、短篇、综述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投稿须知

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社征稿要求

  一 、文稿应具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文字务求准确、精练、通顺、重点突出。论著类稿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包括摘要及图、表和参考文献),并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包括英文文题、工作单位和汉语拼音书写的作者姓名)及中、英文关键词(每篇3~8个,不少于3个);讲座、综述、会议纪要、临床病理(例)讨论类文稿字数可视情况而定;短篇论著一般不超过2000字。

  二 、本刊采用网上投稿。网址:http://wdstroke.paperopen.com/

  三 、网上投稿后请通过邮局向编辑部寄:(1)单位开具的论文投送介绍信。(2)若是基金或重点攻关课题产文,论文所涉及的基金或课题证书复印件。(3)审稿费20元。邮寄地址:430060,武汉市武昌区张之洞路9号《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请勿寄给个人。联系电话:027-88328261。E-mail:czhyshjjb@163.com。

  四 、切勿一稿多投。在收到回执3个月后未接稿件处理通知,稿件可自行处理。

  作者对来稿的真实性及科学性负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期1个月不修回者,视作自动撤稿(如有特殊情况,请向编辑部说明)。来稿一经接受刊登,专有使用权即归本刊所有;本刊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刊登论文,未经本刊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应转载他处。确认稿件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要求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并赠当期杂志。

  对来稿的要求

  一 、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不用缩略语。中、英文题名应一致。

  二 、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及全部作者签名的作者贡献说明。作者单位名称(写出所在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并最好注明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的E-mail地址。

  三 、基金项目: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在文章首页地脚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

  四 、摘要: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发现(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和主要结论,应写成冠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结果(Result)”和“结论(Conclusion)”小标题的结构式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包括题名、前三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和名首字母大写)、第一作者单位及科室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

  五 、关键词:论著需标引3~8个关键词。关键词尽量从美国NLM的MeSH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entrez/query.fcgi?db=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有英文摘要的文章,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空格分隔。

  六 、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不用英文大写X或M;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不用SD;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下角x,即sx,不用SE或SEM;t检验用英文小写t;F检验用英文大写F;卡方检验用希腊文小写χ2;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自由度用希腊文小写γ(钮);概率用英文大写P;以上符号均为斜体。表格中“例数”和“动物数”栏的标目词一律用中文表示,而不用n替代。

  七 、名词术语: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在题名及正文中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中医名词术语按GB/T 16751.1/2/3-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和GB/T 20348-2006《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执行,腧穴名称与部位名词术语按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和GB/T 13734-2008《耳穴名称与定位》执行。中药应采用正名,药典未收入者应附注拉丁文。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1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1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例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4个及4个以内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论文的可读性。西文缩略语不得拆开转行。

  八 、图表:图表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文字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建议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和统计学处理内容(如t值、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图片建议采用jpg格式。

  九 、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

  十 、数字:执行GB/T 15835-201l《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4位数字时,每3位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71,329.476,56”应写成“71 329.476 56”。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95%,(50.2±0.6)%不能写成50.2±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不能写成4 ×3 ×5 cm 3 .

  十一 、参考文献:本刊参考文献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应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确需引用个人通讯时,可将通讯者姓名和通讯时间写在括号内插入正文相应处。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 Index Medicus 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码。每年连续编码的期刊可不著录期号。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末。具体举例如下:

  期刊 中析出文献时

  [序号]作者名.文题[文献类型标志].期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

  [1]刘卫平,肖波,杨晓苏,等.难治性癫痫的MRI改变探讨[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3,10(4):195-197.

  [2]Zubkov AY,Ogihara K,Tumu P,et al.Bloody cerebrospinal fluid alters contractility of cultured arteries[J].Neurol Res,1999,21(6):553-558.

  专著 中析出文献时

  [序号]作者名.文献题名//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名[文献类型标志].版本项(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社名称,年:起页-止页.

  [3]陈世峻.癫痫的遗传//沈鼎烈.临床癫痫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78-86.

       电子文献 中析出文献时

  [序号]作者名.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名.版本项(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社名称,年.

  [4]陈彪.帕金森病[M/CD]//贾建平,张新卿.神经系统疾病诊治进展.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

  [序号]作者名.文献名[文献类型标志].出版地:出版社名称,年[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5]Foley KM,Gelband H.Improving palliative care for cancer[M/OL].

  Washington: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1[2002-07-09].

期刊引用
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影响因子
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发文量
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总被引频次
卒中与神经疾病杂志往期文章
  • 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近年的研究证实,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密切相关.一些感染因素如肺炎衣原体(CP)、幽门螺旋杆菌(HP)、巨细胞病毒(HCMV)和牙源性病灶等可能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作为机体非特异性炎性反应的敏感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与ICVD的相关性目前在国内外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就CRP与ICVD的关系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彭华;郭洪志 刊期: 2004- 02

  • 山豆根中毒致豆状核、小脑齿状核损害1例报道

    中草药的毒素组成十分复杂,在人体内变化多端,毒理不明,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明确诊断和实施治疗.山豆根系豆科植物柔枝槐的根,即广豆根、小黄连,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功效,煎服或磨汁服,亦可外用,超剂量使用可致中毒.本科于2016年8月收治山豆根药物中毒1例,其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与既往文献报道一致,对山豆根中毒的临床诊断、治疗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作者:屈涛;周军 刊期: 2017- 05

  • 2型糖尿病后循环缺血(PCI)患者DSA椎动脉狭窄分析

    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straetionangiography,DSA)方法,评价2型糖尿病后循环缺血(PCI)患者椎动脉狭窄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后循环缺血患者115例行CTA检查,筛查出65例椎动脉狭窄患者,均行DSA检查,以数字(V1-V4)顺血流方向标记椎动脉全程,评价2型糖尿病后循环缺血(PCI)患者椎动脉狭窄的临床特点.结果(1)糖尿病后循环缺血患者以椎......

    作者:赵桂森;师从顺;孙明昊;冯慧贤 刊期: 2012- 06

  • 肝脂酶基因启动子710T/C、763A/G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探讨上海汉族人群肝脂酶(hepaticlipase,HL)基因启动子710T/C、763A/G多态性与血浆脂蛋白、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47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和118例无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HL基因(hepaticlipasegene,LIFC)启动子710T/C、763A/G基因型,研究其对血脂代谢和脑梗死的影响.结果脑梗......

    作者:王云玲;倪培华;应雅韵;赵菊芳;马飞月;傅毅;陈生弟 刊期: 2007- 02

  • 左旋多巴诱导的帕金森病并发症的概述

    半个世纪以来左旋多巴一直作为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的前沿治疗药物,但经过一段“蜜月期”治疗后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包括运动并发症(症状波动及异动症)及非运动并发症.并发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PD患者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近年来,左旋多巴引起的行为改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包括神经精神症状、刻板行为、多巴胺失调综合征、冲动控制障碍等.本研究对左旋多巴诱......

    作者:张璐;潘玉君 刊期: 2017- 06

  • 6-羟基褪黑素保护神经细胞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6-羟基褪黑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体外培养神经母细胞瘤N2a细胞,缺糖、缺血清和缺氧(OGSD)90min,再正常培养不同时间,同时加入6-羟基褪黑素,观察细胞生存能力(MTT法)、线粒体跨膜电位变化(荧光标记)、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westernblot)、caspase3活性(荧光底物)以及细胞内活性氧(荧光标记)的产生.结果6-羟基褪黑素抑制细胞色素C释放,抑制caspa......

    作者:段秋红;王剑飞;卢涛;王西明 刊期: 2008- 01

  • 盐酸法舒地尔对慢性脑低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Rho激酶抑制剂盐酸法舒地尔(hydroxyfasudil,HF)对慢性低灌注脑缺血所致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永久性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permanentocclusionofthebi-lateralCCA,2VO)制备大鼠慢性不完全性全脑缺血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模型组和HF治疗组,运用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方法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HE......

    作者:孙莉;梅瑰;郭莲军;陈玉华 刊期: 2015- 04

  • 颅内压增高及甘露醇治疗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目的研究颅内压增高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并探讨TCD和甘露醇对患者的诊断治疗作用.方法对40例颅内压增高患者进行TCD检测,其中15例行甘露醇治疗前后动态观察.结果颅内压增高患者脑血流速度(Vd,Vs)减慢,血管阻力参数值(PI,RI)增大,甘露醇治疗后各检测参数明显改善,并以舒张期流速及脉动指数为著.结论根据脑血流动力学的特征性改变,结合试验性甘露醇治疗,TCD为无创性诊断和动态观察颅内压......

    作者:李继梅;高凤玲;徐忠宝 刊期: 2002- 04

  • DEC1、LXRβ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分化型胚胎软骨发育基因1(differentiationtypeembryoniccartilagedevelopmentgenes1,DEC1)、肝X受体β(LiverXreceptorβ,LXRβ)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12月本院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3月~2015年12月健康人群60例为对照组,检测......

    作者:施静静;陈涛;刘毅;金泉伟;王婧蕾;徐杰 刊期: 2017- 01

  • 典型与不典型CIDP患者的临床与电生理特点

    目的回顾性分析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患者临床及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的临床拟诊CIDP患者,对其临床和电生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2010年EFNS/PNS指南推荐,将患者分为典型CIDP组与不典型CIDP组.结果(1)符合纳入标准的46例患者中男27例;发病年龄12~77岁,平均年龄(52±15)岁;病程>2个月33例、≤2月13例,其中6例......

    作者:韩亚;王家华;卢祖能 刊期: 2017- 02